次级债计入什么科目(次级债计入净资产)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非权益工具的永续债持有者需要按照准则22号的规定严格判断其现金流量特征,并仔细考虑可能存在的选择。永续债分配的利息收入,投资者应确认为利息收入。当发行人将永续债确认为其他权益工具且分配的利息小于累计留存收益时,投资者收到的永续债利息收入属于股利或红利性质。
相关信息:
1、永续债的认定和分类
永续债虽然属于债券,但在产品设计时一般都会对利息和本金的偿还作出特殊规定,赋予发行人选择权,从而符合会计准则中权益工具的规定,可以计入所有者权益。
投资者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永续债的分类。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通常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而不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下跌或综合收益减少,则可能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3、长期次级债纳入净资本的限制
计入净资本的长期次级债金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不含累计计入净资本的长期次级债金额)。
4、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确认依据和计量
熟悉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您需要熟悉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确认和计量要求。
5、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他债权投资
某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符合特定条件的权益工具投资,可以作为其他债权投资记录。
6、财务报表调整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时,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与新准则实施日账面价值的差额需要进行调整。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7. 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例如优先股和永续债。
这些资本工具通常具有固定股息收益率,并优先于普通股进行分配。
根据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对非权益工具的永续债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或其他非流动资产。对于投资者来说,永续债取得的利息收入可能属于股利或红利性质,而对于发行人来说,当永续债确认为其他权益工具且分配的利息小于累计留存收益时,应确认为股利或红利。它包含在权益中。此外,还需要关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次级债、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会计处理和确认规定。同时,在调整财务报表、交换非——货币性资产,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准确确认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