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后的股票走势,商誉减值后的股票走势如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誉减值后的股票走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商誉减值后的股票走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商誉减值一般是什么时候计提?
商誉减值一般在每年1月到4月年报披露季节计提,这时投资者需要关注市场商誉风险。
所谓商誉减值是指上市公司购买的子公司没有预期那么赚钱,在重新评估所收购公司的价值后,需计提商誉。也就是说之前收购的公司买贵了,现在需要在净利润中扣掉多花掉的钱,即收购公司通过商誉减值来弥补在收购时所产生的亏损。
商誉减值在会计准则的要求下,是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减值测试,不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要进行规范性的减值测试,当被投资单位盈利能力下降不及预期时,应该对商誉进行减值计提,一方面,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另一方面,减少商誉,也就是计入商誉减值准备,商誉减值一般会导致当期利润大幅度下降。
为什么并购过程中会造成商誉减值呢?
并购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商誉减值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
1. 高估被并购公司的价值:在并购过程中,收购方可能会高估被并购公司的价值,从而支付过高的价格。这可能导致商誉减值,因为实际价值低于购买价格。
2. 未能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在并购过程中,收购方通常会预期通过合并后的协同效应来创造额外的价值。然而,如果这些协同效应未能实现,或者实现的效果不如预期,那么商誉可能会减值。
3. 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商誉减值。例如,如果被并购公司所处的市场竞争加剧,或者行业趋势发生变化,那么被并购公司的价值可能会下降,从而导致商誉减值。
4. 经营不善:如果被并购公司在合并后经营不善,导致业绩下滑,那么其价值可能会下降,从而导致商誉减值。
5. 会计准则变化:会计准则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商誉减值。例如,新的会计准则可能要求对商誉进行更严格的测试和减值,从而导致更多的商誉减值。
总之,并购过程中造成商誉减值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对被并购公司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评估,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商誉减值。
商誉减值后,如何计算股票价值?
一、商誉是什么?
商誉是无形资产的一种,上市公司商誉多指合并商誉,换句话说就是多发生于企业重组合并,具体是指公司在并购时付出的高于被购买方资产价值的部分,教科书上叫“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说白了,就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预期!商誉是上市公司净资产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商誉占上市公司资产的比重不应过大!
二、商誉减值
商誉减值是指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是会计处理方法之一。
三、商誉减值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商誉减值是会计处理方法之一,教科书上说减值部分就是股票失去的价值。笔者个人认为减值处理行为对股票价值没有太多影响,商誉减值前后,股票价值不变(盈力能力不变),更多的体现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1、商誉减值对股票价格的短期影响
股票价格的涨跌,与净资产没有正相关联系,与股票内在价值、盈利能力有直接相关。但净资产是股票价格涨跌的参考指标之一。商誉减值通常会造成股票的短期下跌或对预期的修正。
2、商誉减值对股票价格的长期影响
1)、如果商誉初始计量或估值虚高
商誉减值是挤压泡沫的直接途径,股票价值必然回到正常水平,股票价格必然回到价值评估的轨道!股票价格必然下跌!
2)、如果商誉初始计量或估值合理
上市公司的价值和盈利能力由多种因素支撑,合理的商誉减值是对公司资产状况进行客观的反映。商誉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是单一指标,对股票的价格影响从长期看,影响有限!
3、商誉占公司资产规模过大的
商誉占公司资产规模过大的,商誉减值必然造成净资产水平骤然下降,更甚者净资产为负!3年净资产低于票面(壹元)应进入退市板块警示交易!进入退市警告停止交易一年、经营者净资产依然低于票面的应该摘牌退市!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这个文件的发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大批个股借此暴雷,春雷滚滚,坑了不少人。为什么会这样?
风险提示指出,以下迹象为商誉减值的信号,包括:经营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技术更新、经营特许权调整、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明显提高、国际汇率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经营成果不及预期,尤其是存在业绩承诺的情况。
商誉的存在,本来是基于所收购资产的良好业绩预期而来的,既然不能带来预期的业绩了,当然应该对商誉进行减值处理。所以,商誉减值是估值过高带来的投资损失。
商誉减值需要每年测试计提,直到减值完成,风险是中长期的。这种情况下,对股票价值的计算,要重点考虑商誉的情况。测试计提不足的,应该调减,计提过度的,则应该调增。
尤其是在当前泥沙俱下的时候,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借机给财务“洗澡”,把不应该调减的商誉也一次性多调减一些,好为后面的业绩成长埋下伏笔。我们要关注这一点,仔细甄别其减值理由,选择合理品种获取错杀带来的收益。这是短期的一种思路。
长期来看,在投资时要关注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优先考虑货币资金充裕、应收账款和存货占资产比例低的品种,商誉减值的风险相对较小。
商誉到底是什么,商誉减值对股价影响如何?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例如,贵州茅台,它具有比同行业其他白酒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商誉。但是贵州茅台的报表上是没有商誉的,只有当别的企业收购它时才会在收购企业的合并报表上体现商誉。因此,会计报表上的商誉,是指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其收购价格高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那部分差额。
那么,商誉减值是怎么回事呢?
企业进行并购,一般会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审计评估,得出一个公允价值,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谈判。被并购企业当然不会心甘情愿以公允价值将自己出售,心想你上市公司是财神爷,我一定要卖一个好价钱。但上市公司也不能胡乱出一个高价买呀,必须要有依据啊;于是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就说,我这个企业未来如何赚钱,业绩会持续增长,等等。但空口无凭,必须立字为据,于是就有了一个被收购企业股东的业绩承诺,并签订对赌协议,这样就成交了。到这里,双方都皆大欢喜,大功告成。
然而,剧情往往会出现惊人的反转。并购完成一年后(或者二年后、三年后),原来说好的赚大钱的企业突然不赚钱甚至亏损了!怎么办呢?计提商誉减值呗!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假如一个被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是1亿元,最终收购价是3亿元(假如能够卖到3亿元的依据是被收购企业股东承诺每年能实现净利6000万元,即收购方5年可收回投资),那么体现在收购企业报表上的商誉就是2亿元。一年后利润假如只有1000万元,那说明这个被收购企业不值3亿元,商誉也不值2亿元,这样就要计提商誉减值。于是乎,一个又一个的上市公司便开始了计提商誉减值的接力赛。
商誉减值对股价影响如何?那还能如何呀?高台跳水呗!大家看一看最近计提商誉减值的那些股票表现吧,简直比世界跳水冠军的动作还漂亮!不知道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目前作何感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誉减值后的股票走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誉减值后的股票走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